聯會會訊《消渴茶館》第95期已於2025年9月推出
編者的話
從「甜蜜詛咒」到「糖心風暴」
糖尿病是心臟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,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。大家每日都努力控糖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多數也離不開是為了減少將來患上心臟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中風,或要做俗稱「通波仔」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的風險,畢竟現今心臟血管疾病仍為糖尿病患者的頭號殺手。
事實上,這個「甜蜜詛咒」在多於一百年前並未廣泛在醫學界中「流傳」,這是由於當時糖尿病患者在發現糖尿病後數年,甚至是一、兩年(這些通常為一型糖尿病患者)後便多數因感染、急性糖尿病併發症 (如酮酸中毒)或其他非心臟血管疾病死亡。不過,自1923年胰島素普及後,糖尿病患者的壽命因急性糖尿病併發症減少而大大延長,冠心病發病率卻反而暴增數倍,經過多年後的研究和觀察,才發現到慢性高血糖會加速動脈粥狀硬化和發炎作用,影響心肌代謝和心臟血管舒張功能,再加上活性氧的堆積,引致各式各樣的心臟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中風、周邊血管循環病,甚至是糖尿病心肌病變和心臟衰竭。
不過有危就有機,正因糖尿病與心臟血管關係如此密切,這也推動了大量相關的研究和臨床實驗,令醫學界更清楚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相互關係的病理本質,為患者們作出更精準的風險評估和診斷,和研發出更有效和嶄新的藥物和治療,從而避免一場完美的「糖心風暴」。
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關係的本質,就像是人類對生命能量代謝認知的醫學進化史,大家都有份參與其中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