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症狀與急性併發症 - 香港糖尿聯會
什麼是糖尿病症狀?
糖尿病早期症狀通常不易察覺,但若能及早識別並接受糖尿病併發症檢查,可有效控制病情,降低併發症風險。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影響胰島素分泌或功能,導致血糖異常。糖尿病症狀包括多飲、多尿、疲倦等,若不妥善管理,可能引發急性或慢性併發症。透過及早認識糖尿病症狀有哪些,患者可及時尋求醫療協助,改善生活品質。
糖尿病的常見症狀
糖尿病分為一型、二型及妊娠糖尿病,每種類型均有相似的糖尿病早期症狀,包括:
- 糖尿病口渴原因:由於高血糖導致尿頻,引發脫水和口渴。
- 糖尿病疲倦症狀:胰島素不足使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,導致疲倦無力。
- 糖尿病視力模糊:高血糖影響眼部晶狀體,導致視力模糊或波動。
- 傷口癒合緩慢:高血糖損害血管功能,影響傷口修復。
- 手腳麻痺或刺痛:神經受損引發異常感覺,特別是四肢末端。 其他症狀包括體重無故下降、飢餓感增加及反覆感染。如出現這些症狀建議進行糖尿病檢查以確認診斷。
急性併發症:高血糖症狀與處理
什麼是高血糖?
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顯著高於正常範圍,可能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症狀或高血糖高滲壓狀態(HHS)。高血糖症狀原因包括胰島素不足、飲食過量或急性疾病。症狀包括:
- 尿頻和極度口渴:高血糖導致腎臟排出多餘葡萄糖,增加排尿。
- 噁心、嘔吐:代謝紊亂影響消化系統。
- 體重下降、虛弱無力: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。
- 意識模糊、昏迷:嚴重高血糖(如HHS)可導致脫水和神經系統受損。
處理方法
- 若出現高血糖症狀原因相關徵兆,立即測試血糖。
- 補充水分以防脫水。
- 若血糖高於25mmol/L,需儘早找醫護人員診治
- 若血糖高於15mmol/L,應測試尿液是否出現酮體;若有酮體,立即聯繫醫護人員。
引致高血糖的原因
- 忘記服食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。
- 藥量不足或胰島素因儲存不當失效。
- 飲食過量。
- 急性疾病如感染或外傷。
預防方法
- 飲食定時定量,避免過量攝取糖分。
- 定期監測血糖,確保穩定。
- 遵醫囑服藥或注射胰島素。
- 若患病導致食慾下降,勿自行減藥,應增加血糖測試次數並選擇易消化食物(如奶類、湯粉麵)。
高血糖併發症
- 酮酸中毒症 (DKA)
- 常見於一型糖尿病患者。
- 因胰島素缺乏,血糖超標時血液酮體上升,出現尿酮。
- 症狀包括糖尿病酮酸中毒症狀如噁心、嘔吐、腹痛及呼吸急促。
- 高血糖高滲壓狀態 (HHS)
- 多見於二型糖尿病患者。
- 血糖極高且伴隨脫水,症狀包括高血糖症狀如尿頻、口渴、意識模糊及昏迷。
急性併發症:低血糖症狀與處理
什麼是低血糖?
低血糖指血糖低於4mmol/L,可能導致低血糖症狀,若不及時處理可引發昏迷。症狀包括:
- 冒冷汗、手震、心跳加速:因交感神經系統激活。
- 抽筋、頭暈、全身無力:因大腦缺乏葡萄糖供應。
- 糖尿病疲倦症狀及飢餓感:因能量不足。
- 胡言亂語、脾氣暴躁:因神經系統功能受影響。
處理方法
- 若出現低血糖症狀,立即攝取快速升糖食物:
- 方糖或糖果2-3粒。
- 葡萄糖水或汽水半杯(120cc)。
- 10-15分鐘後再次測試血糖,若仍低於4mmol/L,重複攝取上述食物;若3次後血糖未回升,立即求醫。
- 若距離正餐超過20分鐘,血糖回升後進食小食(如半份三文治、3塊餅、1杯牛奶或1個水果)以穩定血糖。
- 若患者昏迷,切勿餵食,應將患者側卧,保持呼吸道暢通,並立即聯繫急救服務送院。
低血糖原因
- 澱粉質攝取不足。
- 運動量突然增加或食量減少。
- 運動、飲食與降糖藥不協調。
- 更改藥物劑量或過量使用降糖藥/胰島素。
- 胰島素注射位置影響吸收。
- 空腹飲酒或酒後運動。
- 病癒後胰島素需求下降。
- 肝或腎病導致藥物效力延長。
預防方法
- 建立定時定量飲食習慣。
- 定期監測血糖,出現不適立即測試以確認低血糖。
- 保持規律生活方式,運動時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。
- 避免空腹飲酒。
- 若近期患病或更改藥物,增加血糖測試頻率。
- 嚴格遵醫囑服藥。
慢性併發症簡介
糖尿病慢性症狀由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,影響多個器官系統:
- 心血管疾病:心臟病、中風風險增加。
- 糖尿病腎病症狀:腎功能下降,可能導致腎衰竭。
- 眼部疾病:視網膜病變、白內障、青光眼,導致視力模糊或失明。
- 神經病變:手腳麻痺、刺痛或感覺喪失。
- 足部問題:周邊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導致感染、潰瘍或壞疽。
預防糖尿病併發症
關鍵在於穩定血糖、定期檢查(如糖尿病併發症檢查)、健康飲食、規律運動及戒菸限酒。早期發現和治療可顯著降低併發症風險。